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题记:此文发表于20110419人民日报。今日是全国读书日。人民日报整版发表几位作者关于读书的文章。此为原文,发表时略有删节。

 

人之读书,可以有多种目的,但大略说来可能是两类。一类是抱有功利性目的去读书,一类则可能把读书看做一种生存方式。

学生为了考试要读书,公务员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或官场应对能力要读书,还有人为了消遣也会读书,这类读书大多有功利性目的。在一个好的知识传播环境里,即使这类读书也会陶冶人的性情,让人变得智慧与高尚。

如果一个人无论读书与否,都显著不影响他的物质生存水平,却仍然手不释卷,则可认为他的读书是一种生存方式。多数情况下,从事科学创造的人读书,尽管与职业有关,但更多地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因为一个人若没有把科学事业作为生存方式,作为一种习惯,是很难有创造、也很难坚守到底的。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尽管它尚不成熟。我为自己选择经济学做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桥梁而深感庆幸。相对而言,在人文科学领域,要数经济学最接近科学的要义,这不仅是因为它的结论可被验证,更是因为它越来越将数学和心理学作为其逻辑的基础。正因为经济学的这个特征,它已经对其他人文学科有了广泛影响,对各种现实有了强大的解释力。

拿经济学做解剖刀,思考广泛的社会问题,阅读相关的学术著作,是我的乐趣。在中学期时期,也喜欢读小说,但那时能读到的书很少。记得读过好多遍《三国演义》、《创业史》,后来还读过王小波的小说,但时至今日,几乎读不下去任何小说了。再后来插队,读《毛泽东选集》甚有兴趣,特别是那篇《论持久战》,读得如醉如痴。大学期间读《资本论》,也读得认真,但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以致后来写过一篇将劳动价值论和均衡价格论相调和的论文发表。

读书要有宽容之心。国人的俗话好: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个钉?在每个专业领域,真正的知识进步很不容易,著书立说者难免有知识和时代的局限性,而他们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又多少有些自负,出一些错处也是寻常之事,读者不必过于苛求。只要读到他们某些有价值的思想片断,我们也就该对作者有敬重之心了。以经济学为例,这个领域真正的集大成者少之又少,而这些被奉为“大师”的学者也是因为别人做了很多开拓性工作才给自己创造了集成与综合的机会。

读书也要有选择。现在每个学科领域的出版物都是汗牛充栋,但值得翻阅的书却不易发现。判断好书的标准可以很多,但我自己以为有一个比较可靠的标准,就是看一本书的作者有没有对前人的尊重。如果打开一本书尽是作者一个人的倾吐,丝毫看不见作者对同一话题别人意见的讨论,那么,这本书通常不值得读,充其量这样的书是一种宣传品。以大家熟悉的马克思为例,他的《资本论》的文献引用就是一个非常系统的经济思想史学习指南。相比之下,加尔布雷斯在这一点上就比马克思差了不少。马克思以后出现的凯恩斯父子、马歇尔、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大家,都懂得尊重别人,以致他们自己也赢得了后人的尊重。

读书更需要有批判精神。批判不是不讲宽容,而是在一个知识判断的坐标系里对所读内容进行定位。在社会科学领域,一个老道的读书人总会形成自己的知识坐标系,这就有了批判的武器。至于如何建立这种坐标系,我怀疑需要天生的能力与勤奋。正因为如此,我以为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是适合于每一个人。

 

枕边书:《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美]道格拉斯.C.诺斯,1980,中译上海三联书店版,1991;译者陈郁等。

理解经济史是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基础。但在诺斯之前,对经济史的研究没有好的系统的方法。这种方法,即新古典主义和制度经济学相结合的方法,自然不是诺斯的独创,但却是由他系统地总结和应用的。诺斯将理论与史实结合得天衣无缝,读来无任何生硬之感。这本书最好地体现了当代经济学的开放性,使读者能体验到经济学在更大领域攻城掠池的快感。诺斯的思想表述有很好的平衡感,即坚守自己的思维逻辑,又包容与他人的差异,没有那种剑走偏锋激进。这是一个成熟学者的标志。一个后进学者,不妨由诺斯的这本书搭建自己对人类历史理解的初级思想框架,由这个平台开始,或者使这个框架更加丰满,或者以此为参照系,另辟蹊径。我把诺斯的这本书看做经济学乃至全部人文科学的微型百科全书。 

话题:



0

推荐

党国英

党国英

197篇文章 6年前更新

1957年6月出生。陕西子长人,研究员。高中毕业后到当地农村插队,恢复高考后进入陕西师范大学,获哲学士学位,兰州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6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现任宏观室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发展问题。对应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社会政治发展有偏好。发表过“关于社会稳定的一个理论及其在农村分析中的应用”、“关于社会冲突的一个假说及其实证分析”、“论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等重要学术论文,以及大量关于农村发展问题的评论,在这一领域有一定影响(可检索互联网)。出版《农业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译著)、《驻足边缘》(文集)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