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上一篇博文发布后,似有大量不同意见。关于所有权改革,一般读者不具备讨论的知识基础,这里不做回应。
下面仅就中国人住房问题做一回应。
多数中国人凭什么就不能有独栋住宅?

在下表中,第2列数据是现行城市功能区规划通常会采用的指标。这个指标系列数据取自西北某城市新区的规划文件,具有代表性。其中工商用地在30%左右,住宅区则仅仅为25.1%。按这个规划,如果1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是1万人,每人的住房面积按35平米计算,容积率为1.4。这样的小区一般应建设6层左右的楼房,绝无可能盖有利于健康、满足中产阶层需要的独栋住宅。

如果调整规划,按表34列的数据做功能区规划,拿30%的土地面积规划小型独栋住宅,每户占地160平米,可允许1875个家庭(4口人)建造独栋房屋,其中房基占地100平米,绿地院落60平米。这样,7500人就有了独栋房屋。另外安排8%的土地建造楼房,安排2500人居住,人均35平米,可形成容积率1左右、楼层3层左右的花园式住宅区,其中绿地面积可占到5%。这样的楼房可供低收入人群居住。 小区内不再建设公共绿地,但需要道路面积。总的道路面积由18%扩大至22%。居住区道路向社会开放,不建设小区围墙,增大道路密度,但一般公共道路不能过宽,不搞绿化带,这样,22%的道路是够用的。

这个方案主要是压缩了公共机构和公共绿地面积,但同时增加了道路面积和私人绿地面积,总的绿地面积可达到24%,远远超过了通行规划的16%的绿地面积比重。其中可考虑8%面积的大公共绿地主要用来栽树,独栋住宅区的私人绿地可用来种植花草。这样可以降低城市政府的绿地维护费用。如果改变城市居住文化,不再圈墙堵路,22%的土地用来修路不仅不会发生拥堵,还会解决停车问题。

按这个方案,并不需要另占很多土地解决多数中国家庭的“独栋住宅”需求问题。农地不减少。如果考虑到农村建设用地的综合利用,土地问题更不会存在。

当然,让中国多数家庭拥有独栋住宅,还需要有其他配套改革方案,这里不论。

 

 
 
话题:



0

推荐

党国英

党国英

197篇文章 6年前更新

1957年6月出生。陕西子长人,研究员。高中毕业后到当地农村插队,恢复高考后进入陕西师范大学,获哲学士学位,兰州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6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现任宏观室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发展问题。对应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社会政治发展有偏好。发表过“关于社会稳定的一个理论及其在农村分析中的应用”、“关于社会冲突的一个假说及其实证分析”、“论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等重要学术论文,以及大量关于农村发展问题的评论,在这一领域有一定影响(可检索互联网)。出版《农业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译著)、《驻足边缘》(文集)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