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据媒体披露,北京市将在土地管理制度方面做出重大改革,以加强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工作,开创城市建设新局面。这项改革的主旨是,允许列入城市发展规划范围的农村建设用地不经过政府征地、拆迁途径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使土地的所有权仍然掌握在农民集体手中,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这项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现行法规,在城市规划区内,当投资者需要使用土地时,只能从国家取得建设用地。这意味着对于列入城市规划范围的农村土地,农民集体不能在遵守规划的前提下自主开发、自主招商,而必须将土地卖给国家,转变土地所有权性质。这个法律规定弊端甚多,社会各界的土地制度改革呼声主要针对于此。按这个规定,土地要素难以市场化,产生了严重土地利用效率损失的弊端。又因国家征地实行政府定价,导致征地价格政出多门,地价过低使农民利益受损,地价过高又造成城市建设的高昂成本,推动城市房价上升。政府依靠普遍征地、多种方式转让土地的办法认为控制建设用地供需,降低了土地流转的透明度,产生了滋生腐败的条件,也引起农民不满,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所以,通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改革的出路,只能是尊重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允许农民集体在遵守国家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对土地实行自主开发或自主招商,形成建设用地市场,让农民在国家调节、市场定价的机制下,分享城市化利益。

做好这项改革要抓住两个关键。一是政府要对市域范围的集体建设用地的利用做好统一规划。没有合理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权益人的利益还是难以保障,城市发展也会产生更大问题。规划的制定要基于不同层级政府的合理分权机制,在必要范围充分进行民主协商,并将规划转变为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二是要在农民集体方面建立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自主组织,以保障普通农民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防止权力失衡导致利益分配不公现象发生。这种组织可以利用现有农民自治组织,也可以成立新的组织。国内有的地方成立了“家乡建设委员会”主导集体建设用地开发,被证明是一个好的路径。

北京市此项改革也可能为解决“小产权房”问题提供一种重要思路。对于那些已经开发了所谓“小产权房”、但土地利用现状比较合理的村社,政府可以在适当调整利益存量格局的前提下,认可现状,使“小产权房”逐步合法化。对于其他情形,政府也应尊重农民集体的利益诉求,本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妥善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今后要通过政府规划的合理干预,杜绝“小产权房”继续兴建。

 

此文为昨日新京报写,发表时删除了后一段,这里为原文

 

 
话题:



0

推荐

党国英

党国英

197篇文章 6年前更新

1957年6月出生。陕西子长人,研究员。高中毕业后到当地农村插队,恢复高考后进入陕西师范大学,获哲学士学位,兰州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6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现任宏观室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发展问题。对应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社会政治发展有偏好。发表过“关于社会稳定的一个理论及其在农村分析中的应用”、“关于社会冲突的一个假说及其实证分析”、“论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等重要学术论文,以及大量关于农村发展问题的评论,在这一领域有一定影响(可检索互联网)。出版《农业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译著)、《驻足边缘》(文集)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