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一个时期,关于中国要不要扩大粮食进口的问题,又引起社会各界热议。一些朋友说,多进口一些粮食天塌不下来,而好处却很多,如节约“三农”补贴,养护农村环境等。还有朋友则说,进口粮食多了会引起农民“卖难”,又让他国掌握了咱自己的饭碗,会引起“国家安全”方面的大问题。这种争论到了网友那里,话就没有那么好听了,一方说另一方蠢猪,另一方反唇相讥回敬对方是汉奸。其实,对引起这一问题的现实背景多了解一些,可能会心平气和一些。

这几年,我国农产品进口压力的确越来越大。压力的直接原因,是国内的农产品价格相对国际市场高了不少。而我们价格高的原因,一是政府收购抬高了价格,二是农产品成本就高别人许多。政府之所以抬高农产品收购价,也是害怕农产品生产总量降下来,引起市场不稳定和来年农民收入减少。其实,政府抬价的背后,还是农产品成本问题,因为产品价格不够高,农民就觉得务农不划算,不免撂荒土地或马虎耕种了事。因为农产品成本不断提高,政府抬价对增产的作用及很有限,所以,政府方面正想着改变影响农业的方式,减少对价格的直接干预,但新的办法似乎也不那么好。

从以往几年的情形看,农产品进口应该对中国起了一些好的作用。不是政府愿意进口那么多产品,而是价格差距明显,对进口商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如果不是那些进口,我国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就会更高一些,老百姓的吃饭负担就会更重一些。如果我们对农产品只征收配额内的关税,国外农产品进口得还要多,国内食品价格还要低。

那么,是不是中国农产品市场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就已经要一败涂地了?现在看也不竟然,尚不到要“大规模进口”的程度。2014年,小麦、玉米和大米这三类商品的国内价格都高于进口粮食的国内到岸完税价,小麦高5%,玉米高6%,大米麻烦一些,高了25%。大豆、油菜籽、猪肉的差距也只在15%左右,棉花情况不好,国外实在太便宜了。总体看,这也算不上令人绝望的差距。如果我们再多进口一些农产品,国内农产品价格就会降一降,国际农产品价格就会张一涨,两个市场也就平衡了。要多增加进口多少,才会形成这种平衡?这个不好预测,但有人估计在各种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谷物进口率达到30%,就可能形成谷物的两个市场平衡。

但笔者以为,这种无所作为的思路并不好。之于规模福利,农产品的相对价格当然越低越好。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远高于发达国际,达到36%以上,也说明农产品价格的绝对水平之高已经影响到国民生活。农产品价格高还间接影响到国民消费能力与就业选择倾向,成为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负面影响因素。若吃饭成本低,老百姓就敢花钱,年轻人就敢炒老板的鱿鱼,就有了创业活力。但如果靠进口廉价农产品来降低恩格尔系数,实在让人汗颜。我们难道没有办法生产出成本更低的农产品么?当然能!

我国农产品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例如就谷物生产来说,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美国的1%,这是因为美国的家庭农场经营规模远大于中国的小农户经营规模。这种情形正在发生改变。近期笔者到江苏射阳调研,看到当地仅仅因为推进“联耕联种”生产方法,就大幅度降低了小麦与稻谷的成本,同时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出。这种办法因为减少了化肥与农药的使用量,还减轻了环境压力。据笔者匡算,按这个办法,小麦与稻谷的收益/成本之比分别提高了190%30%!降低农药成本的方法还有很多,而最根本的办法是推进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便捷土地流转;调整国家支农政策,提高财政支农效率。有这些一揽子办法,中国农业成本有望逐步下降,农业竞争力有望提升。总之,面对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压力,我们大可不必气馁短志。从长远看,如果政策得当,我国成为农产品净出口大国也是有可能的。

 

话题:



0

推荐

党国英

党国英

197篇文章 6年前更新

1957年6月出生。陕西子长人,研究员。高中毕业后到当地农村插队,恢复高考后进入陕西师范大学,获哲学士学位,兰州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6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工作,任研究员,现任宏观室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发展问题。对应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社会政治发展有偏好。发表过“关于社会稳定的一个理论及其在农村分析中的应用”、“关于社会冲突的一个假说及其实证分析”、“论乡村民主政治的发展”等重要学术论文,以及大量关于农村发展问题的评论,在这一领域有一定影响(可检索互联网)。出版《农业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译著)、《驻足边缘》(文集)等。

文章